第046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046章
外頭的混亂, 並未驚動寧心堂內的主仆倆。
顧雲秋清點好了寧心堂的內賬,將所有鎖櫃的鑰匙排列整齊放到書案上,然後又檢查了一遍周身——沒留下任何金貴華美之物:
衣衫是霽青地的普通棉衫, 腳上踩一雙棉套鞋,腰間無有香囊玉佩, 兩條袖袋亦是空空。
除了點心,寧心堂內還有許多雜役、仆婦,沒得主人吩咐,他們只能遠遠在直房內守著。
有明眼的已瞧出來端倪, 正在私下議論, 是不是該去走一走內外門管事的路子, 重新在王府裏謀個差事。
顧雲秋仔細教了點心一道, 教他待會兒如何回話:
“是宗正院的院士也好, 父……王爺王妃也罷, 總之點心你遇事不要與人爭, 態度端正也無須奴顏婢膝,有什麽說什麽, 大大方方的。”
點心哭過一場,人也冷靜下來, “公子放心,我都記著呢。”
顧雲秋仰頭,最後看了他一眼, 然後轉身朝著觀月堂和瞭山閣的方向先後拜下, 他深深作揖、長長俯首,是正經的三跪九叩首。
觀月堂是王妃的院落, 瞭山閣是寧王的書房。
三拜過後,顧雲秋轉身, 帶著點心回到正堂中,然後推開正堂西側的窗戶,利索地一躍翻身,順窗戶就來到了後院中。
院內,前世小雜役指給他的矮墻,尤自獨立。
顧雲秋撐著自己一躍上墻,回頭沖擔憂看著他的點心揮揮手,露出一抹融融笑意,然後一躍下墻、順著背街暗巷,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王府。
——事情真相不明,銀甲衛只守了內院。
武王街前後的街巷上依舊是人來人往,喧囂熱鬧。
顧雲秋靠在墻下的陰影裏等了一會兒,然後就閃身混入人群中,很快沒了影兒。
王府內。
匆匆趕到後院客舍的寧王,遠遠看見了被團團圍在中央的僧明濟。
年輕的僧人面寒似冰、以寡敵眾,手中什麽兵刃也無,卻已打趴下一圈銀甲衛,他也不說話,就那麽直沖沖往門外走。
客舍的幾個雜役婆子各捂肚子,哀哀叫著滾倒在回廊上。
寧王的腳步頓住,眸色覆雜地看向那個灰色身影。
如今真相告破,遠遠立於秋風中的僧明濟,五官樣貌確與當年的他有八分相似,而且眉眼精致、唇線蜿蜒,當真和徐宜一模一樣。
他心下澀然,卻不知要如何開口。
管事著急,忍不住在旁催促,“爺,您倒是發話呀?”
再不發話,那班銀甲衛怕是攔他不下。
寧王張了張口,最後苦笑一聲:
發話?
他發什麽話?
是張口要銀甲衛一擁而上、拿下他陰差陽錯分離了十五年的親生兒子,還是腆著臉拿出為人父的威壓、喝止僧明濟的行動?
……無論是哪一種,他都開不了這個口。
見王爺為難,管事也木著臉不好發話,倒是長廊後匆匆跳出來一人,一躍加入戰局,與李從舟纏鬥在一起。
——是蕭副將。
不像其他銀甲衛那般畏首畏尾,蕭副將出手極快、毫不留情,偏偏李從舟也沒客氣,兩人呯呯打在一起:飛沙走石、勁風赫赫。
管事看得心驚肉跳,生怕打出人命。
而寧王靜靜站在一旁,有些悲哀地發現——即便是蕭副將,也只是和僧明濟堪堪打個平手。
他精心養育、疼愛了十五年的顧秋秋,肩不能抗、手不能提,騎射一團稀爛、君子六藝無一精通。
而被當做孤兒養在報國寺的親生兒子僧明濟,卻是騎射俱佳、武藝超群,行為端直、得到滿京之人讚譽。
寧王胸口巨創,只覺喉頭腥甜。
他不是一個盡責的父親。
那邊,李從舟卻已被蕭副將的糾纏不休惹出了真火,他忽然改換招式、誘著蕭副將來襲,卻閃電般出手一指點中他身上暗穴。
趁著蕭副將吃痛遲疑,李從舟拎起他的手臂反扭,膝蓋一屈跪到他後背,直將人牢牢制住。
只要再用一點兒力,蕭副將這條胳膊就廢了。
他氣喘籲籲、暗自心驚,根本沒想到眼前的僧明濟有這樣高的本領。
見事情鬧成這樣,管事只能憑著一張老臉上前,喊了句:“世子爺,手下留情——”
世子爺?
李從舟轉頭,冷冷看他。
那管事四十多歲,也算跟在寧王身邊多年見慣了風雨,但還是第一次被人用一個眼神嚇退。
他瑟縮了一步,聲音囁喏,“王、王爺身邊少不得蕭副將,您別傷他。”
李從舟沒說話,只神色不善地看了一圈那些環著他的銀甲衛。
管事只能好言相勸道:
“您看,現下還有許多事未定,他們只是護著您,以防萬一。”
宗正院的院士要進宮回稟,得到皇帝的示下後,要定名字、入譜牒,或者還要宗祠祭拜、要舉辦認祖歸宗的儀式、大典之類。
管事料算周全,李從舟卻油鹽不進:
“我說過我不是什麽世子,叫你們的人讓開。”
管事心裏叫苦不疊,也當真理解不了這位主兒——做寧王世子衣食無憂、權柄滔天,他卻根本看不上眼。
“爺,爺您消消火……”管事擦擦額頭上的汗,重新逼自己堆出個笑臉,“您先放開蕭副將,我們有話好好說、好好說——”
李從舟卻只膝蓋一頂、往前用力,靠近幾個銀甲衛都聽見了蕭副將肩窩中傳出的哢嚓聲。
眼看蕭副將的一只手就要被他當場廢掉,圍在附近的幾個銀甲衛先認了慫,他們悄悄往後退了幾步,讓出一條路。
李從舟也沒放人,而是擰著蕭副將一步步往外走。
路過寧王身邊時,他微頓了頓,神色覆雜地看向自己這位生父。
舔了一圈牙槽,他才輕聲開口道:“他真心盼著與你們賞月。”
說完,他再不看寧王一眼,轉身大踏步往外走。
而寧王怔楞在原地,半晌才反應過來他在說什麽。
——月?
寧王心頭的澀意更甚,像生吞了一個青柿,牙花嗓子眼裏全是麻和苦——他們何嘗不盼今歲月圓。
顧秋秋是淘氣,可那孩子伶俐可愛、軟甜討喜,他如何不盼著能陪著他好好過個生辰宴,然後送上他準備多日的賀禮?
可,如今鬧成這樣……
寧王眼前陣陣發黑,勉強扶住旁邊的廊柱才穩住身形。
然而,院外的李從舟也沒能如願離開。
才跨過客舍的月洞門,李從舟擡頭就在院內的石板路中央看見了身披舊袈裟的圓空大師,他目光沈靜,合十的雙手上掛著一串念珠。
“明濟。”
“……”李從舟皺眉,最終緩緩松了手上力道。
蕭副將很懂見機,抽手立刻從他身邊脫開。
年輕幾個銀甲衛擔心地扶住蕭副將,生怕他胳膊壞了。
圓空大師對周圍的銀甲衛視若無睹,只看向自己的小弟子。
在他沈靜如水的目光裏,李從舟繃緊的肩膀慢慢松了下來,啞聲喚了一句“師父”。
“圓空大師?”寧王也被管事攙出來。
圓空大師遠遠對他一禮,然後轉過身,“明濟,你跟我來。”
幾個銀甲衛還想跟,結果鏗鏘鐵甲聲一動,圓空大師就轉頭來看著他們,在老僧那經年修佛的淡泊視線下,銀甲衛也頓住腳步、不敢上前。
只見圓空大師將李從舟給帶到了附近的一個八角亭內,剛才還能將一眾銀甲衛打趴下的李從舟,這會兒卻乖乖跪到了圓空大師身後。
那處八角亭三面臨水,也是客舍的水閣之一。
圓空大師的僧袍和袈裟被水面上吹來的風揚起,他背對著李從舟,目光一寸寸略過寧王府的亭臺樓閣、蓮池假山。
覽盡眼前景,圓空大師才緩緩開口:
“為何不願?”
“明濟出家十五載,塵緣皆了,只知世尊、無有父母。”
聽見這擲地有聲的話,圓空大師也沈默良久。
最終,他眼角的細紋柔了柔,轉過身來、垂眸看李從舟:
“明濟,十五年前,為師替你剃發、你受持三大戒而入報國寺僧籍,你出生那日風雨大作,是多年來京城罕有的八月十五雷雨不休。”
“後來你在寺中長大,與一般孩童不同——你別具慧根、天資聰穎,而且你乖巧懂事、聽話不任性,經文典籍皆是一點即通。”
“為師曾以為,你是佛世尊賜予我最好的弟子,但是明濟——”
“如果這些,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呢?”
李從舟臉色鐵青,忍了半晌,執拗道:“那便將錯就錯。”
重生而來,他從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。
身世和身份地位,與他而言並沒那般重要。
成為寧王世子,或是報國寺一介普通僧人,都不會影響他的覆仇。
但……
顧雲秋不一樣,他從小養尊處優,過的都是金尊玉貴、被人捧在掌心的日子,驟然從王府世子變成什麽都不是的孤兒。
他怎麽受得住?
李從舟不想顧雲秋難過,更不想看他驚惶無措。
然而,除了咬牙不認,如今的他也沒什麽更好的辦法。
寧王是太後幼子,宗正院入宮回稟後,這件事就會板上釘釘。
便是他萬般不願,宮裏頭的人也會強行將他認回、給顧雲秋趕走。
可……
李從舟木然地看著面前波紋蕩漾的水面,他沒辦法忘記顧雲秋亮晶晶的眼睛,還有敘說著“生辰宴”三字時,唇角融融的梨渦。
他也沒別的辦法了。
圓空大師一直靜靜地看著他,沒放過他臉上任何一絲的表情變化。
待蓮池上風止,圓空大師才輕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:
“明濟,你的心亂了。”
李從舟一楞,垂在身側的雙手瞬間握緊成拳。
到底是自己養大的小徒弟,圓空大師終歸不忍見他如此,搖搖頭將人扶起來,俯身替他整理好僧袍:
“世間諸法,皆行無常,緣來聚散,皆堪因果。”
“十五載來顛倒,而今也該還歸正途,明濟,父母血緣、親屬族親,你亦不能免俗。”
圓空大師念的幾句佛偈他聽得懂,正因為聽得懂也聽得進去,所以他臉上血色盡褪,半晌才露出一抹苦笑:
“所以,師父這是,不要我了?”
圓空大師卻只輕拍他肩膀,將手中念珠套到他手上:
“報國寺的大門,永遠對你敞開。”
這珠串不是什麽名貴材質,卻跟了圓空大師多年,每顆念珠上都留有亮亮的包漿,中間一枚佛塔光滑圓潤、沒一點兒裂紋。
看著腕上珠串,李從舟默了片刻,“那,師父會帶他回報國寺麽?”
圓空大師搖搖頭。
他若有深意地遠看一眼寧心堂,卻未點破各中天機。
只道:“佛渡有緣人。”
李從舟還想再問,圓空大師卻拍拍他示意他回頭,披了件大氅的寧王妃不知何時被嬤嬤扶著站在八角亭外。
她病中憔悴,看過來的目光卻很溫柔:
“明濟,我……還是先這般叫你吧。”
“關於秋秋和你,有些事,我想和你談一談。”
看著強自支撐的王妃,李從舟最終沒再堅持。
圓空大師先一步走出了八角亭,對著匆匆趕來的王爺一揖,然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王府。
而王府眾人把話說開後,就一齊往寧興堂走。
知道寧王和王妃並沒想趕顧雲秋後,李從舟算是松了一口氣。
可想到顧雲秋對生辰日的渴盼,他又不免懸心。
王爺、王妃願意接納他,可王府裏的下人要怎麽想?
還有京城裏那些閑人,他們又要如何編排顧雲秋?
說他是酒囊飯袋、草包紈絝?
還是說他鳩占鵲巢,是鎏金作假的擺件終於露出了裏頭的銅?
光想想,就讓李從舟渾身難受。
幾人走到寧心堂,管事要吩咐人去送圓空大師,跟過來伺候的是二門上一位庶務。
他殷勤在前引路,不停給李從舟介紹王府各處。
王爺專心扶著王妃沒在意這些,王妃病中不想勞神也就隨他去。
沒想他很是來勁兒,在銀甲衛打開寧心堂後,竟還大喊了一聲——
“王爺、王妃和世子到了!”
寧興堂直房裏的奴仆們聞聽得此言,紛紛出來夾道跪了一片。
然而,卻不見顧雲秋和他身邊小廝的身影。
這庶務其實是先前二門管事手下一個小徒弟,二門管事因兒子順哥開罪了顧雲秋,被王妃罰到外莊上永不錄用。
也牽連他們這一支的人,都在府內討不到好處。
今日他聽說顧雲秋不過是個假世子,心中憋了許久的那口惡氣終於順了,這會兒更是擺足了派頭先一步跨入寧心堂中:
“你們那假主子呢?”他笑得惡意,“一介庶民,還敢在王爺王妃面前拿喬?”
幾個仆役跪在地上不明所以,反是寧王看不慣他小人行徑,在旁冷聲開口,“公子呢?”
仆役們這才反應過來,說顧雲秋回來就徑直回了正堂,有點心伺候著,沒要他們靠近。
寧王想著顧雲秋或許是傷心無措,所以躲在房中不想見人。
所以先請嬤嬤扶著王妃到院中避風處坐下,然後自己到正堂找人,結果王妃剛坐下,正堂的門就從裏打開了。
裏面走出來的人不是顧雲秋,而是他身邊的小廝。
那小廝恭恭敬敬地捧著一沓書卷出來,下正堂三級樓梯後,就撲通跪倒在寧王和王妃的面前:
“王爺、王妃不用找公子了,公子已經走了。”
“走了?!”寧王聲音陡然變高。
王妃也陡然從凳子上站起來,身上的大氅都整個掉了。
唯有那二門庶務挑眉,冷嗤一聲:
“走了?他倒厲害,莫不是卷逃了王府什麽金貴的東西吧?老爺、夫人,還有世子殿下,我看我們得徹……啊——!”
他的話還沒說完,早就看他不順眼的李從舟飛起一腳將人踹翻。
庶務只覺自己渾身的骨頭都散了,被踹的後心更像被人用刀捅了一般,他哀哀慘呼,卻又被李從舟更用力地踩實:
“再廢話一個字,我就給你舌頭拔下來。”
庶務駭然,立刻閉嘴。
點心看也沒看這小人,只膝行到寧王面前,高高舉起手中書卷:
“這是公子命小人整理的寧心堂賬目和禮單,所有東西都存在庫房、公子一件都沒帶走,您若不信,可帶人對照查賬。”
王爺怔住。
點心見他不接也不急,只將賬目放到旁邊的白石條上。
然後又從身後取出一串鑰匙,他也不捧給寧王了,恭敬磕頭後放到一旁:
“這是寧興堂所有鎖櫃、地窖和百寶庫的鑰匙。”
“至於太後娘娘賞賜的長命縷,皇帝陛下和貴妃娘娘賞賜的東西,公子都悉數收好了放在正堂內,老爺可到堂內一觀。”
點心才說完,李從舟就等不及,直接三步並做兩步闖入正堂。
只見正堂內的陳設一切如舊,幾口寶匣整整齊齊堆放在正對門口的圓桌上,筆墨紙硯規制得很整齊。
床上碼著一溜名貴的玉佩和精致的香囊,銅鑒之前擺著今日顧雲秋戴的那一支金發簪。
李從舟凝眸,轉身直奔立櫃。
用力朝兩邊拉開櫃門後,卻發現櫃裏所有的衣衫疊得整整齊齊,包括——今晨顧雲秋穿的那套金線勾的雲鶴袍。
他不可置信地從正堂中跑出來,卻見點心朝著王爺再拜叩首,最後從前襟中拿出顧雲秋寫的一封信。
“公子說,十五載陰差陽錯,他感念您二位的養育之恩,也不想平白占人家父母。今日作別、往後山水不相逢,王府也不必擔心他糾纏。”
這些話,都是顧雲秋教點心說的。
點心說完,就恭恭敬敬跪到一旁沒再開口。
他哭了太久,眼裏已一滴淚都擠不出。
而寧王看完了那封薄薄的信,竟是搖晃兩下跌靠到一旁,手中薄薄的信箋也應聲掉落在地上。
王妃撲上去撿起來看,發現上面的內容與點心說的大差不差,只多了一行字——
平生不知爹娘誰是,雲秋二字用來熟悉。
萬望王爺王妃允準,許小民繼續使用此二字。
往後便是舍顧改姓雲,單名一個秋字。
王妃忍不住,大滴眼淚墜落在紙上,將王爺王妃兩個字暈開。
匆匆來遲的李從舟看了這封信,渾身發寒,也顧不上解釋,轉身出府、搶了門前不知誰的馬,直接打馬而出——
銀甲衛們遠遠看著,也不知該不該追。
唯有抱著手臂的蕭副將,悶悶蹲坐下來,將臉埋到尚完好的那只手掌心裏。
李從舟策快馬,也不管會傷及多少百姓。
從武王街出來後,他就直奔東市的聚寶街,過豐樂橋後跳下來,徑直闖過外櫃想要往樓上走——
“明濟師傅?”外櫃的陳大郎走不開,喊了他一聲。
他卻像沒聽見一般直沖沖跑到樓梯口,而小邱正在院中幫著兩個護衛大哥搬貨,聽見腳步聲回頭笑著與他打了個招呼:
“明濟師傅?您這是……有什麽東西忘了?”
李從舟充耳不聞,幾個跨步上樓,推開門後卻發現房內空無一人,他深吸一口氣,轉身又下樓來,正巧與擔心的陳二郎撞在一處。
“他呢?!”
陳二郎被撞得眼冒金星,連連後退了好幾步,根本沒反應過來李從舟問的是誰。
而跟過來的小邱怕出事,聽李從舟這般問反應了一會兒,“您這是問……東家?東家沒回來啊?”
“……沒回來?”
“啊,他不是跟您一塊兒出去的麽?”小邱很茫然。
李從舟咬咬牙,轉身又一陣風似的沖出門,跨步上馬後沒有一點兒停留地打馬而走。
豐樂橋上賣油紙傘的小販都被他帶起的風給掀翻,忍不住指著他的後背怒罵了一聲——
“死禿驢,趕著投胎嗎?!”
李從舟揚鞭策馬,穿過和寧坊直拐到關帝廟,奔著輔國大將軍府所在的龍井街跑,結果在過正陽橋時遇著一輛車。
車前那人在他眼前一閃而過,李從舟一楞,用力勒馬、馬蹄高高揚起險些將他掀翻下。
他被顛簸得五臟六腑都移位,卻還是調轉馬頭追上了那輛車:
“曲公子——!”
馬車亦是一頓,側坐在車夫身邊的年輕人聞得聲音一躍下馬,急急跑到他的馬邊:
“明濟師傅!您見著秋秋沒有?!”
李從舟眉心一跳,反問道:“他……沒來找你?”
曲懷玉抿緊嘴,看上去十分委屈,“我、我今日拿著請帖到王府做客,府上的奴仆都說秋秋送你回報國寺了,讓我略等等……”
“我在王府幹坐著也是無聊,就想起來外祖父曾從海外給我買過一個鬼工球,我就想著回來取了、帶過去給秋秋玩。”
“結果來回一趟”曲懷玉吸吸鼻子,“府上就出事了……”
他仰著臉,小心翼翼看李從舟:
“秋秋心思單純,他不會跟您搶世子之位的,小師傅您也幫著與王爺王妃說說,我帶他去西南吧?我家米飯多,能養得……”
曲懷玉的話沒說完,李從舟就又打馬沖出龍井街。
——也不是曲懷玉。
那顧雲秋到底還能去哪兒?!
他遲疑片刻出京城,徑直奔上祭龍山,也沒理會一眾師兄的問候。丟了馬就挨著王府在報國寺的私邸找。
從天王殿後的私邸,到後山禪寺前的兩間舊院。
一扇扇木門被他踹開,裏面皆是空空蕩蕩,莫說人影,就連一窩老鼠、一只麻雀也難尋。
李從舟深吸一口氣,轉身登上雲橋時,眼前一陣陣眩暈。
他伸手攥住橋面上的鐵索,終是被上面粗糲的鐵刺劃傷了掌心。殷紅的鮮血點點滴滴,盡數落到了山谷裏——
不在雲琜錢莊,也沒投奔曲懷玉。
不在報國寺,也沒在後山禪院私邸。
這樣短的時間,顧雲秋到底還能去哪裏?!
他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,腦海裏又飛速想出幾個顧雲秋的常去之地——雙鳳樓、昌盛巷、雪瑞街,和寧坊的書鋪,以及清河坊的柳記香粉鋪。
李從舟匆匆而來,又匆匆離開。
惹得寺內僧人議論紛紛,聯想到圓空大師被銀甲衛的統領恭敬邀請下山,許多人都從中覺出點不一樣的意味。
李從舟片刻不停,順著這些地方一處處找過去,從日上中天,一直找到了日頭偏西,最後,他甚至站到了陶記糕點鋪外。
顧雲秋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,一點痕跡也沒留下。
時近中秋,臨街的鋪面都掛上了彩燈盞盞。
日暮黃昏,街燈次第明亮。
李從舟跑了一日,最後疲憊地駐馬停在了豐樂橋上。
白日在橋上擺攤的小販們都收攤、鎖鋪,只留下一兩個旗招還在風中搖擺,橋下惠民河倒映著兩岸酒肆的彩燈,燈影瞳瞳、熱鬧無兩。
遠處,隱隱聽到了駿馬疾馳和兵甲鏗鏘聲。
李從舟累極,只看河中倒映出的那輪圓月,一動不動。
兵甲馬蹄,漸漸靠近。
為首一人,還是險些被他擰斷手的蕭副將。
蕭副將讓銀甲衛們等在原地,自己下馬上橋,試探著走過去。
見李從舟沒拒絕,蕭副將才慢慢走到他身邊輕聲道:
“宮裏來了人,陛下的意思,還是要簡單辦個認祖歸宗的儀式,即便不是慶典,也要更新譜牒、記名宗廟。”
李從舟連半個眼神都沒給他。
蕭副將也不覺尷尬,自顧自繼續說道:
“王爺的意思倒不強求,您愛辦就辦,不愛就拉倒,反正收拾了寧興堂對面的滄海堂給您。”
聽見寧心堂三字,李從舟終於從惠民河上收回一點視線。
“……那寧心堂呢?”
跑了一日滴水未進,他一開口,嗓音是連蕭副將都被嚇著的嘶啞。
蕭副將猶豫片刻,在轉身回馬上拿水袋和繼續說之間猶豫片刻,最後還是選擇留下來,“寧心堂一切如舊。”
在李從舟策馬奔出王府後,寧王就處置了那個亂嚼舌根的庶務,拖到王府正堂的廣院中,召集闔府奴婢觀禮,賞了他五十大板。
五十大板算是死杖,打完最後那庶務都不成人形。
大管事秉承寧王心意,只對府內瑟瑟發抖的眾人說了一句話,叫他們不要妄議主子的是非,否則下場就和這庶務一樣。
同時,王妃讓嬤嬤扶著她,邁步走入了寧心堂正房。
房中的一應陳設都未變,好像下一瞬就會有個笑容甜甜的小家夥朝她奔來、響亮喚她一句阿娘。
然而——
床鋪上整整齊齊堆放的香囊,還有收拾好的大匣子,都讓王妃忍不住淚如雨下。
顧雲秋甚至沒帶走那些寧王畫給他的“小老虎”,一疊疊宣紙裏,還夾著很多陶記糕點鋪的油紙。
王妃輕輕咬了下嘴唇,最終忍不住撲入身邊嬤嬤懷中,失聲痛哭。
——誰說那孩子不懂事?
此時此刻,此情此景,王妃只盼顧雲秋是天下最壞最壞的小孩。
可以任性,可以驕縱,可以不用走得這般坦然。
寧王處理完前院事,轉身回到寧心堂時,他遠遠就聽見了妻子心碎的哭聲。
他遲疑兩步近鄉情怯,最終沒走過去,而是鬼使神差繞到了寧興堂後院。
後院內未點燈,馬廄裏,那匹他送給顧雲秋的踏雪烏騅正在靜靜吃草,而遠處草靶旁,弓架上全是他特制給顧雲秋玩的孩兒弓。
遠遠看著月光下毛皮油亮的馬,寧王仰了仰頭,狠狠鎖緊酸澀的眼眸。
夜風陣陣,寒月漸圓,四境的天空中卻有驅不散的黃雲。
蕭副將還站在豐樂橋上,說完寧心堂之狀況,他又告訴李從舟:
“王爺已經請旨,讓銀甲衛去尋了。”
他說了這麽多,只有最後這句讓李從舟轉頭看了他一眼。
兩人對視片刻後,李從舟先錯開視線,“……手,還痛麽?”
蕭副將一楞,而後渾不在意地擺擺手,“您功夫俊,是我技不如人。”
李從舟神色懨懨,“所以,您是來尋我回去的?”
蕭副將點點頭,“可以這麽說。”
“……?”
“您若不想回去也成。”
話雖這麽說,但李從舟看他們沒有離開的意思,便明白了——他要不想回,那蕭副將和銀甲衛就會一直跟著他。
今日的事已經走漏風聲,無論他願不願,明日京城大街小巷裏談論的一定是寧王府的真假世子案。
沒人會在乎他和顧雲秋怎麽想。
世人只會笑著議論,說佛寺孤兒如何幸運、一朝成為寧王世子,說從前跋扈驕縱的小世子、原來並非皇室血脈。
“罷了……”李從舟嗤笑一聲,搖搖頭道,“我得回報國寺一趟。”
“是收拾您的行李麽?”蕭副將問,“若是行李的話,那便不用去了,您的……師兄?喚作明義的,已著人給全部送來了。”
師兄?
李從舟倏然回頭,怔楞地看向蕭副將。
蕭副將撓撓頭,“您師兄還說了一句話,好像是佛偈,我記不大清了,好像是什麽善身塵緣、心同所尚的……”
他神情窘迫,“抱歉,我實在沒慧根,給您忘了。”
“……佳士亦棲息,善身絕塵緣。心當同所尚,跡豈辭纏牽。”
“誒?您知道?”
李從舟搖搖頭,“這不是佛偈。”
“啊?”
“這是先唐韋江州一首詩,在他的詩作中並不算出名,但卻是他客居精舍時有感偶得……”
李從舟解釋了一半搖搖頭,自語了一句“我與你說這些做什麽”後轉身一躍上馬——
明義師兄游戲紅塵,卻早早勘破了世俗塵緣。
皈依證道,還本歸元。
師兄這是告訴他,他和顧雲秋,也不過是回到了原本的位置上。
只是,他需要絕斷的塵緣,是和報國寺諸僧的因緣。
心無掛礙,人才能繼續往前走。
道理他明白。
可這世間的所有道理——不都只有落在自己身上時,才知道“斬斷塵緣”四字到底有多痛。
銀甲衛,最終還是給李從舟護送回了王府。
而王府內,寧王一心照料著傷心病重的王妃,匆匆出來見李從舟一面,最後還是什麽親近的話都沒說出:
“滄海堂的一切都可供你調遣,有什麽不熟悉不習慣的,就找大管事和蕭副將,他們……會照顧好一切。”
李從舟點點頭,應了個是。
其實前世,他認祖歸宗後,跟寧王相處過很長一段時間。
那時候王妃傷心病歿,偌大的王府只剩下寧王和他父子倆,經歷了大典上血腥的那一遭、寧王實在不知要與他說什麽,而他也習慣寡言。
是後來出征、並肩作戰,他們之間的話才漸漸多起來。
寧王喜歡給他講王妃、講他們的從前。而他只默默聽著,也沒真記得多少,只私心裏覺得寧王需要一個人在身邊。
王妃離世後,寧王的心也跟著死了。
堅持到西戎王庭決戰前夜,已是他作為皇室子孫最後的盡責。
看著寧王轉身離開的背影,李從舟抿抿嘴,跟著大管事走到寧心堂對面的滄海堂內,然後在一群人的伺候下、不大習慣地躺上大床。
是夜風急,夜鸮長鳴。
次日八月十五,竟是個陰冷的昏黃天。
王妃病中傷身,寧王守了一夜實在心慌,便丟了腰牌給蕭副將,要他從太醫院請了兩名大夫來救治。
真假世子案物議如沸,太子青宮都遣了人來問。
王府卻閉門謝客,誰的面子也不給,只往宮裏回話,講明白兩個孩子的歸處——
宮裏反應不大,唯有太後在知道顧雲秋沒帶走任何東西、包括她賞的那枚長命縷後,坐在西窗下沈默了很久很久。
而朝廷上的太|子黨,卻暗中驚惶,踹度寧王和徐家是否早知此事。
畢竟僧明濟在太子青宮講經論道多年,如今一朝成為寧王世子……是否是他們暗中籌謀多日的算計。
外面的人如何揣測,李從舟並不在意。
他醒醒睡睡,天不亮就從床鋪上坐起,一指放倒守在房中的小廝,然後三遍吹響骨笛,叫來烏影。
烏影也是才從棲凰山回來,李從舟的身世也是今早他才知。
他原想調笑兩句,可看見李從舟猩紅的雙眼、鐵青的臉色,最後還是把到嘴邊的戲言全咽下去:
“……是不是要我幫忙找你那小相好?”
李從舟點點頭,木然地轉轉眼珠,竟沒反駁他。
烏影猶豫再三,最後還是忍不住勸,“他那麽大人了,你也別太擔心。”
李從舟卻只仰躺回床上,一手擡起來擋住眼,一手揮揮讓烏影快去。
烏影無奈地撇嘴,閃身出滄海堂,幾個起落後,卻看見顧雲秋那貼身小廝,背著行囊、從王府角門挺直胸膛走出去。
……叫什麽來著?
烏影在腦海中回憶了一道,好像是……小糕點?小糖糕?
哦對!
是小點心。
烏影好奇地跟上去,意外發現這小廝站在門口認真疊了一張摁著紅手印的紙塞入前襟,然後就轉身到武王街外,掏銀子雇了輛驢車。
烏影蹲在附近驛館的房梁上,聽見他對車夫說:
“到京西陳家村。”
陳家村?
那不就在羅池山下?
烏影轉轉眼珠,決心立刻把這好消息告訴李從舟。
追媳婦兒、討老婆這種事,還是親力親為的好。
別人代勞的,將來老婆肯定還要跑。
如此,半個時辰後。
李從舟直接翻窗戶離開寧王府,騎上烏影準備的高頭大馬就直奔京西陳家村。
雖是天子腳下的京畿,可附近幾個村子信息閉塞,也沒人聽說過什麽真假世子案,問有沒有人認識顧雲秋,也沒得著肯定答案。
倒是李從舟耐著性子形容顧雲秋長相,有個在大榕樹下奶孩子的大嬸,猶猶豫豫說好像見過。
可是還沒說幾句,就被她男人拉走。
“你幹什麽……?”
“你忘了恩公說他是偷偷從家裏跑出來的嗎?”男人的聲音很低,可李從舟還是聽得很真切。
也便是他這麽一說,讓李從舟意識到——
顧雲秋興許並未用真名。
他都棄姓顧了,自然現在應該喚作雲秋。
如此找了一圈直到午後,晴空驟變、烏雲匯聚:
一陣電閃雷鳴後,天公不作美,竟和十五年前一樣降下大雨。
李從舟本想找地方避雨,卻忽然看見村口有一處田莊,門口亮著明燈、裏面歡聲笑語,隱隱還有裊裊炊煙升起。
他瞇了瞇眼睛,將馬匹拴在不遠,然後一躍翻過院墻。
雙腳穩穩踩實地面後擡頭,卻發現不遠處有一間暖閣,暖閣內擺著一張大大的暖桌,上面擺著十來樣切得很整齊的新鮮蔬菜和羊肉。
暖桌中間是一口銅鍋,鍋裏煮著各式各樣的肉。
鍋外架著炭火,炭火上拉了鐵架子,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烤雞、烤魚和烤肉。
而那銅鍋之後,顧雲秋坐在正中,左手坐著剛從王府離開的點心,右手坐著一位李從舟沒見過的老伯,還有一個老太太和小姑娘。
門口,似乎站著個持刀的武將。
顧雲秋正興沖沖掰下一條烤雞腿,擡頭卻看見被大雨淋濕,雙目赤紅、臉色鐵青的李從舟。
他的眼神太駭人,臉上表情太兇太兇。
顧雲秋一抖:
手裏黃金酥脆、肉質鮮嫩的雞腿,啪嚓一聲,掉了——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外頭的混亂, 並未驚動寧心堂內的主仆倆。
顧雲秋清點好了寧心堂的內賬,將所有鎖櫃的鑰匙排列整齊放到書案上,然後又檢查了一遍周身——沒留下任何金貴華美之物:
衣衫是霽青地的普通棉衫, 腳上踩一雙棉套鞋,腰間無有香囊玉佩, 兩條袖袋亦是空空。
除了點心,寧心堂內還有許多雜役、仆婦,沒得主人吩咐,他們只能遠遠在直房內守著。
有明眼的已瞧出來端倪, 正在私下議論, 是不是該去走一走內外門管事的路子, 重新在王府裏謀個差事。
顧雲秋仔細教了點心一道, 教他待會兒如何回話:
“是宗正院的院士也好, 父……王爺王妃也罷, 總之點心你遇事不要與人爭, 態度端正也無須奴顏婢膝,有什麽說什麽, 大大方方的。”
點心哭過一場,人也冷靜下來, “公子放心,我都記著呢。”
顧雲秋仰頭,最後看了他一眼, 然後轉身朝著觀月堂和瞭山閣的方向先後拜下, 他深深作揖、長長俯首,是正經的三跪九叩首。
觀月堂是王妃的院落, 瞭山閣是寧王的書房。
三拜過後,顧雲秋轉身, 帶著點心回到正堂中,然後推開正堂西側的窗戶,利索地一躍翻身,順窗戶就來到了後院中。
院內,前世小雜役指給他的矮墻,尤自獨立。
顧雲秋撐著自己一躍上墻,回頭沖擔憂看著他的點心揮揮手,露出一抹融融笑意,然後一躍下墻、順著背街暗巷,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王府。
——事情真相不明,銀甲衛只守了內院。
武王街前後的街巷上依舊是人來人往,喧囂熱鬧。
顧雲秋靠在墻下的陰影裏等了一會兒,然後就閃身混入人群中,很快沒了影兒。
王府內。
匆匆趕到後院客舍的寧王,遠遠看見了被團團圍在中央的僧明濟。
年輕的僧人面寒似冰、以寡敵眾,手中什麽兵刃也無,卻已打趴下一圈銀甲衛,他也不說話,就那麽直沖沖往門外走。
客舍的幾個雜役婆子各捂肚子,哀哀叫著滾倒在回廊上。
寧王的腳步頓住,眸色覆雜地看向那個灰色身影。
如今真相告破,遠遠立於秋風中的僧明濟,五官樣貌確與當年的他有八分相似,而且眉眼精致、唇線蜿蜒,當真和徐宜一模一樣。
他心下澀然,卻不知要如何開口。
管事著急,忍不住在旁催促,“爺,您倒是發話呀?”
再不發話,那班銀甲衛怕是攔他不下。
寧王張了張口,最後苦笑一聲:
發話?
他發什麽話?
是張口要銀甲衛一擁而上、拿下他陰差陽錯分離了十五年的親生兒子,還是腆著臉拿出為人父的威壓、喝止僧明濟的行動?
……無論是哪一種,他都開不了這個口。
見王爺為難,管事也木著臉不好發話,倒是長廊後匆匆跳出來一人,一躍加入戰局,與李從舟纏鬥在一起。
——是蕭副將。
不像其他銀甲衛那般畏首畏尾,蕭副將出手極快、毫不留情,偏偏李從舟也沒客氣,兩人呯呯打在一起:飛沙走石、勁風赫赫。
管事看得心驚肉跳,生怕打出人命。
而寧王靜靜站在一旁,有些悲哀地發現——即便是蕭副將,也只是和僧明濟堪堪打個平手。
他精心養育、疼愛了十五年的顧秋秋,肩不能抗、手不能提,騎射一團稀爛、君子六藝無一精通。
而被當做孤兒養在報國寺的親生兒子僧明濟,卻是騎射俱佳、武藝超群,行為端直、得到滿京之人讚譽。
寧王胸口巨創,只覺喉頭腥甜。
他不是一個盡責的父親。
那邊,李從舟卻已被蕭副將的糾纏不休惹出了真火,他忽然改換招式、誘著蕭副將來襲,卻閃電般出手一指點中他身上暗穴。
趁著蕭副將吃痛遲疑,李從舟拎起他的手臂反扭,膝蓋一屈跪到他後背,直將人牢牢制住。
只要再用一點兒力,蕭副將這條胳膊就廢了。
他氣喘籲籲、暗自心驚,根本沒想到眼前的僧明濟有這樣高的本領。
見事情鬧成這樣,管事只能憑著一張老臉上前,喊了句:“世子爺,手下留情——”
世子爺?
李從舟轉頭,冷冷看他。
那管事四十多歲,也算跟在寧王身邊多年見慣了風雨,但還是第一次被人用一個眼神嚇退。
他瑟縮了一步,聲音囁喏,“王、王爺身邊少不得蕭副將,您別傷他。”
李從舟沒說話,只神色不善地看了一圈那些環著他的銀甲衛。
管事只能好言相勸道:
“您看,現下還有許多事未定,他們只是護著您,以防萬一。”
宗正院的院士要進宮回稟,得到皇帝的示下後,要定名字、入譜牒,或者還要宗祠祭拜、要舉辦認祖歸宗的儀式、大典之類。
管事料算周全,李從舟卻油鹽不進:
“我說過我不是什麽世子,叫你們的人讓開。”
管事心裏叫苦不疊,也當真理解不了這位主兒——做寧王世子衣食無憂、權柄滔天,他卻根本看不上眼。
“爺,爺您消消火……”管事擦擦額頭上的汗,重新逼自己堆出個笑臉,“您先放開蕭副將,我們有話好好說、好好說——”
李從舟卻只膝蓋一頂、往前用力,靠近幾個銀甲衛都聽見了蕭副將肩窩中傳出的哢嚓聲。
眼看蕭副將的一只手就要被他當場廢掉,圍在附近的幾個銀甲衛先認了慫,他們悄悄往後退了幾步,讓出一條路。
李從舟也沒放人,而是擰著蕭副將一步步往外走。
路過寧王身邊時,他微頓了頓,神色覆雜地看向自己這位生父。
舔了一圈牙槽,他才輕聲開口道:“他真心盼著與你們賞月。”
說完,他再不看寧王一眼,轉身大踏步往外走。
而寧王怔楞在原地,半晌才反應過來他在說什麽。
——月?
寧王心頭的澀意更甚,像生吞了一個青柿,牙花嗓子眼裏全是麻和苦——他們何嘗不盼今歲月圓。
顧秋秋是淘氣,可那孩子伶俐可愛、軟甜討喜,他如何不盼著能陪著他好好過個生辰宴,然後送上他準備多日的賀禮?
可,如今鬧成這樣……
寧王眼前陣陣發黑,勉強扶住旁邊的廊柱才穩住身形。
然而,院外的李從舟也沒能如願離開。
才跨過客舍的月洞門,李從舟擡頭就在院內的石板路中央看見了身披舊袈裟的圓空大師,他目光沈靜,合十的雙手上掛著一串念珠。
“明濟。”
“……”李從舟皺眉,最終緩緩松了手上力道。
蕭副將很懂見機,抽手立刻從他身邊脫開。
年輕幾個銀甲衛擔心地扶住蕭副將,生怕他胳膊壞了。
圓空大師對周圍的銀甲衛視若無睹,只看向自己的小弟子。
在他沈靜如水的目光裏,李從舟繃緊的肩膀慢慢松了下來,啞聲喚了一句“師父”。
“圓空大師?”寧王也被管事攙出來。
圓空大師遠遠對他一禮,然後轉過身,“明濟,你跟我來。”
幾個銀甲衛還想跟,結果鏗鏘鐵甲聲一動,圓空大師就轉頭來看著他們,在老僧那經年修佛的淡泊視線下,銀甲衛也頓住腳步、不敢上前。
只見圓空大師將李從舟給帶到了附近的一個八角亭內,剛才還能將一眾銀甲衛打趴下的李從舟,這會兒卻乖乖跪到了圓空大師身後。
那處八角亭三面臨水,也是客舍的水閣之一。
圓空大師的僧袍和袈裟被水面上吹來的風揚起,他背對著李從舟,目光一寸寸略過寧王府的亭臺樓閣、蓮池假山。
覽盡眼前景,圓空大師才緩緩開口:
“為何不願?”
“明濟出家十五載,塵緣皆了,只知世尊、無有父母。”
聽見這擲地有聲的話,圓空大師也沈默良久。
最終,他眼角的細紋柔了柔,轉過身來、垂眸看李從舟:
“明濟,十五年前,為師替你剃發、你受持三大戒而入報國寺僧籍,你出生那日風雨大作,是多年來京城罕有的八月十五雷雨不休。”
“後來你在寺中長大,與一般孩童不同——你別具慧根、天資聰穎,而且你乖巧懂事、聽話不任性,經文典籍皆是一點即通。”
“為師曾以為,你是佛世尊賜予我最好的弟子,但是明濟——”
“如果這些,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呢?”
李從舟臉色鐵青,忍了半晌,執拗道:“那便將錯就錯。”
重生而來,他從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。
身世和身份地位,與他而言並沒那般重要。
成為寧王世子,或是報國寺一介普通僧人,都不會影響他的覆仇。
但……
顧雲秋不一樣,他從小養尊處優,過的都是金尊玉貴、被人捧在掌心的日子,驟然從王府世子變成什麽都不是的孤兒。
他怎麽受得住?
李從舟不想顧雲秋難過,更不想看他驚惶無措。
然而,除了咬牙不認,如今的他也沒什麽更好的辦法。
寧王是太後幼子,宗正院入宮回稟後,這件事就會板上釘釘。
便是他萬般不願,宮裏頭的人也會強行將他認回、給顧雲秋趕走。
可……
李從舟木然地看著面前波紋蕩漾的水面,他沒辦法忘記顧雲秋亮晶晶的眼睛,還有敘說著“生辰宴”三字時,唇角融融的梨渦。
他也沒別的辦法了。
圓空大師一直靜靜地看著他,沒放過他臉上任何一絲的表情變化。
待蓮池上風止,圓空大師才輕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:
“明濟,你的心亂了。”
李從舟一楞,垂在身側的雙手瞬間握緊成拳。
到底是自己養大的小徒弟,圓空大師終歸不忍見他如此,搖搖頭將人扶起來,俯身替他整理好僧袍:
“世間諸法,皆行無常,緣來聚散,皆堪因果。”
“十五載來顛倒,而今也該還歸正途,明濟,父母血緣、親屬族親,你亦不能免俗。”
圓空大師念的幾句佛偈他聽得懂,正因為聽得懂也聽得進去,所以他臉上血色盡褪,半晌才露出一抹苦笑:
“所以,師父這是,不要我了?”
圓空大師卻只輕拍他肩膀,將手中念珠套到他手上:
“報國寺的大門,永遠對你敞開。”
這珠串不是什麽名貴材質,卻跟了圓空大師多年,每顆念珠上都留有亮亮的包漿,中間一枚佛塔光滑圓潤、沒一點兒裂紋。
看著腕上珠串,李從舟默了片刻,“那,師父會帶他回報國寺麽?”
圓空大師搖搖頭。
他若有深意地遠看一眼寧心堂,卻未點破各中天機。
只道:“佛渡有緣人。”
李從舟還想再問,圓空大師卻拍拍他示意他回頭,披了件大氅的寧王妃不知何時被嬤嬤扶著站在八角亭外。
她病中憔悴,看過來的目光卻很溫柔:
“明濟,我……還是先這般叫你吧。”
“關於秋秋和你,有些事,我想和你談一談。”
看著強自支撐的王妃,李從舟最終沒再堅持。
圓空大師先一步走出了八角亭,對著匆匆趕來的王爺一揖,然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王府。
而王府眾人把話說開後,就一齊往寧興堂走。
知道寧王和王妃並沒想趕顧雲秋後,李從舟算是松了一口氣。
可想到顧雲秋對生辰日的渴盼,他又不免懸心。
王爺、王妃願意接納他,可王府裏的下人要怎麽想?
還有京城裏那些閑人,他們又要如何編排顧雲秋?
說他是酒囊飯袋、草包紈絝?
還是說他鳩占鵲巢,是鎏金作假的擺件終於露出了裏頭的銅?
光想想,就讓李從舟渾身難受。
幾人走到寧心堂,管事要吩咐人去送圓空大師,跟過來伺候的是二門上一位庶務。
他殷勤在前引路,不停給李從舟介紹王府各處。
王爺專心扶著王妃沒在意這些,王妃病中不想勞神也就隨他去。
沒想他很是來勁兒,在銀甲衛打開寧心堂後,竟還大喊了一聲——
“王爺、王妃和世子到了!”
寧興堂直房裏的奴仆們聞聽得此言,紛紛出來夾道跪了一片。
然而,卻不見顧雲秋和他身邊小廝的身影。
這庶務其實是先前二門管事手下一個小徒弟,二門管事因兒子順哥開罪了顧雲秋,被王妃罰到外莊上永不錄用。
也牽連他們這一支的人,都在府內討不到好處。
今日他聽說顧雲秋不過是個假世子,心中憋了許久的那口惡氣終於順了,這會兒更是擺足了派頭先一步跨入寧心堂中:
“你們那假主子呢?”他笑得惡意,“一介庶民,還敢在王爺王妃面前拿喬?”
幾個仆役跪在地上不明所以,反是寧王看不慣他小人行徑,在旁冷聲開口,“公子呢?”
仆役們這才反應過來,說顧雲秋回來就徑直回了正堂,有點心伺候著,沒要他們靠近。
寧王想著顧雲秋或許是傷心無措,所以躲在房中不想見人。
所以先請嬤嬤扶著王妃到院中避風處坐下,然後自己到正堂找人,結果王妃剛坐下,正堂的門就從裏打開了。
裏面走出來的人不是顧雲秋,而是他身邊的小廝。
那小廝恭恭敬敬地捧著一沓書卷出來,下正堂三級樓梯後,就撲通跪倒在寧王和王妃的面前:
“王爺、王妃不用找公子了,公子已經走了。”
“走了?!”寧王聲音陡然變高。
王妃也陡然從凳子上站起來,身上的大氅都整個掉了。
唯有那二門庶務挑眉,冷嗤一聲:
“走了?他倒厲害,莫不是卷逃了王府什麽金貴的東西吧?老爺、夫人,還有世子殿下,我看我們得徹……啊——!”
他的話還沒說完,早就看他不順眼的李從舟飛起一腳將人踹翻。
庶務只覺自己渾身的骨頭都散了,被踹的後心更像被人用刀捅了一般,他哀哀慘呼,卻又被李從舟更用力地踩實:
“再廢話一個字,我就給你舌頭拔下來。”
庶務駭然,立刻閉嘴。
點心看也沒看這小人,只膝行到寧王面前,高高舉起手中書卷:
“這是公子命小人整理的寧心堂賬目和禮單,所有東西都存在庫房、公子一件都沒帶走,您若不信,可帶人對照查賬。”
王爺怔住。
點心見他不接也不急,只將賬目放到旁邊的白石條上。
然後又從身後取出一串鑰匙,他也不捧給寧王了,恭敬磕頭後放到一旁:
“這是寧興堂所有鎖櫃、地窖和百寶庫的鑰匙。”
“至於太後娘娘賞賜的長命縷,皇帝陛下和貴妃娘娘賞賜的東西,公子都悉數收好了放在正堂內,老爺可到堂內一觀。”
點心才說完,李從舟就等不及,直接三步並做兩步闖入正堂。
只見正堂內的陳設一切如舊,幾口寶匣整整齊齊堆放在正對門口的圓桌上,筆墨紙硯規制得很整齊。
床上碼著一溜名貴的玉佩和精致的香囊,銅鑒之前擺著今日顧雲秋戴的那一支金發簪。
李從舟凝眸,轉身直奔立櫃。
用力朝兩邊拉開櫃門後,卻發現櫃裏所有的衣衫疊得整整齊齊,包括——今晨顧雲秋穿的那套金線勾的雲鶴袍。
他不可置信地從正堂中跑出來,卻見點心朝著王爺再拜叩首,最後從前襟中拿出顧雲秋寫的一封信。
“公子說,十五載陰差陽錯,他感念您二位的養育之恩,也不想平白占人家父母。今日作別、往後山水不相逢,王府也不必擔心他糾纏。”
這些話,都是顧雲秋教點心說的。
點心說完,就恭恭敬敬跪到一旁沒再開口。
他哭了太久,眼裏已一滴淚都擠不出。
而寧王看完了那封薄薄的信,竟是搖晃兩下跌靠到一旁,手中薄薄的信箋也應聲掉落在地上。
王妃撲上去撿起來看,發現上面的內容與點心說的大差不差,只多了一行字——
平生不知爹娘誰是,雲秋二字用來熟悉。
萬望王爺王妃允準,許小民繼續使用此二字。
往後便是舍顧改姓雲,單名一個秋字。
王妃忍不住,大滴眼淚墜落在紙上,將王爺王妃兩個字暈開。
匆匆來遲的李從舟看了這封信,渾身發寒,也顧不上解釋,轉身出府、搶了門前不知誰的馬,直接打馬而出——
銀甲衛們遠遠看著,也不知該不該追。
唯有抱著手臂的蕭副將,悶悶蹲坐下來,將臉埋到尚完好的那只手掌心裏。
李從舟策快馬,也不管會傷及多少百姓。
從武王街出來後,他就直奔東市的聚寶街,過豐樂橋後跳下來,徑直闖過外櫃想要往樓上走——
“明濟師傅?”外櫃的陳大郎走不開,喊了他一聲。
他卻像沒聽見一般直沖沖跑到樓梯口,而小邱正在院中幫著兩個護衛大哥搬貨,聽見腳步聲回頭笑著與他打了個招呼:
“明濟師傅?您這是……有什麽東西忘了?”
李從舟充耳不聞,幾個跨步上樓,推開門後卻發現房內空無一人,他深吸一口氣,轉身又下樓來,正巧與擔心的陳二郎撞在一處。
“他呢?!”
陳二郎被撞得眼冒金星,連連後退了好幾步,根本沒反應過來李從舟問的是誰。
而跟過來的小邱怕出事,聽李從舟這般問反應了一會兒,“您這是問……東家?東家沒回來啊?”
“……沒回來?”
“啊,他不是跟您一塊兒出去的麽?”小邱很茫然。
李從舟咬咬牙,轉身又一陣風似的沖出門,跨步上馬後沒有一點兒停留地打馬而走。
豐樂橋上賣油紙傘的小販都被他帶起的風給掀翻,忍不住指著他的後背怒罵了一聲——
“死禿驢,趕著投胎嗎?!”
李從舟揚鞭策馬,穿過和寧坊直拐到關帝廟,奔著輔國大將軍府所在的龍井街跑,結果在過正陽橋時遇著一輛車。
車前那人在他眼前一閃而過,李從舟一楞,用力勒馬、馬蹄高高揚起險些將他掀翻下。
他被顛簸得五臟六腑都移位,卻還是調轉馬頭追上了那輛車:
“曲公子——!”
馬車亦是一頓,側坐在車夫身邊的年輕人聞得聲音一躍下馬,急急跑到他的馬邊:
“明濟師傅!您見著秋秋沒有?!”
李從舟眉心一跳,反問道:“他……沒來找你?”
曲懷玉抿緊嘴,看上去十分委屈,“我、我今日拿著請帖到王府做客,府上的奴仆都說秋秋送你回報國寺了,讓我略等等……”
“我在王府幹坐著也是無聊,就想起來外祖父曾從海外給我買過一個鬼工球,我就想著回來取了、帶過去給秋秋玩。”
“結果來回一趟”曲懷玉吸吸鼻子,“府上就出事了……”
他仰著臉,小心翼翼看李從舟:
“秋秋心思單純,他不會跟您搶世子之位的,小師傅您也幫著與王爺王妃說說,我帶他去西南吧?我家米飯多,能養得……”
曲懷玉的話沒說完,李從舟就又打馬沖出龍井街。
——也不是曲懷玉。
那顧雲秋到底還能去哪兒?!
他遲疑片刻出京城,徑直奔上祭龍山,也沒理會一眾師兄的問候。丟了馬就挨著王府在報國寺的私邸找。
從天王殿後的私邸,到後山禪寺前的兩間舊院。
一扇扇木門被他踹開,裏面皆是空空蕩蕩,莫說人影,就連一窩老鼠、一只麻雀也難尋。
李從舟深吸一口氣,轉身登上雲橋時,眼前一陣陣眩暈。
他伸手攥住橋面上的鐵索,終是被上面粗糲的鐵刺劃傷了掌心。殷紅的鮮血點點滴滴,盡數落到了山谷裏——
不在雲琜錢莊,也沒投奔曲懷玉。
不在報國寺,也沒在後山禪院私邸。
這樣短的時間,顧雲秋到底還能去哪裏?!
他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,腦海裏又飛速想出幾個顧雲秋的常去之地——雙鳳樓、昌盛巷、雪瑞街,和寧坊的書鋪,以及清河坊的柳記香粉鋪。
李從舟匆匆而來,又匆匆離開。
惹得寺內僧人議論紛紛,聯想到圓空大師被銀甲衛的統領恭敬邀請下山,許多人都從中覺出點不一樣的意味。
李從舟片刻不停,順著這些地方一處處找過去,從日上中天,一直找到了日頭偏西,最後,他甚至站到了陶記糕點鋪外。
顧雲秋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,一點痕跡也沒留下。
時近中秋,臨街的鋪面都掛上了彩燈盞盞。
日暮黃昏,街燈次第明亮。
李從舟跑了一日,最後疲憊地駐馬停在了豐樂橋上。
白日在橋上擺攤的小販們都收攤、鎖鋪,只留下一兩個旗招還在風中搖擺,橋下惠民河倒映著兩岸酒肆的彩燈,燈影瞳瞳、熱鬧無兩。
遠處,隱隱聽到了駿馬疾馳和兵甲鏗鏘聲。
李從舟累極,只看河中倒映出的那輪圓月,一動不動。
兵甲馬蹄,漸漸靠近。
為首一人,還是險些被他擰斷手的蕭副將。
蕭副將讓銀甲衛們等在原地,自己下馬上橋,試探著走過去。
見李從舟沒拒絕,蕭副將才慢慢走到他身邊輕聲道:
“宮裏來了人,陛下的意思,還是要簡單辦個認祖歸宗的儀式,即便不是慶典,也要更新譜牒、記名宗廟。”
李從舟連半個眼神都沒給他。
蕭副將也不覺尷尬,自顧自繼續說道:
“王爺的意思倒不強求,您愛辦就辦,不愛就拉倒,反正收拾了寧興堂對面的滄海堂給您。”
聽見寧心堂三字,李從舟終於從惠民河上收回一點視線。
“……那寧心堂呢?”
跑了一日滴水未進,他一開口,嗓音是連蕭副將都被嚇著的嘶啞。
蕭副將猶豫片刻,在轉身回馬上拿水袋和繼續說之間猶豫片刻,最後還是選擇留下來,“寧心堂一切如舊。”
在李從舟策馬奔出王府後,寧王就處置了那個亂嚼舌根的庶務,拖到王府正堂的廣院中,召集闔府奴婢觀禮,賞了他五十大板。
五十大板算是死杖,打完最後那庶務都不成人形。
大管事秉承寧王心意,只對府內瑟瑟發抖的眾人說了一句話,叫他們不要妄議主子的是非,否則下場就和這庶務一樣。
同時,王妃讓嬤嬤扶著她,邁步走入了寧心堂正房。
房中的一應陳設都未變,好像下一瞬就會有個笑容甜甜的小家夥朝她奔來、響亮喚她一句阿娘。
然而——
床鋪上整整齊齊堆放的香囊,還有收拾好的大匣子,都讓王妃忍不住淚如雨下。
顧雲秋甚至沒帶走那些寧王畫給他的“小老虎”,一疊疊宣紙裏,還夾著很多陶記糕點鋪的油紙。
王妃輕輕咬了下嘴唇,最終忍不住撲入身邊嬤嬤懷中,失聲痛哭。
——誰說那孩子不懂事?
此時此刻,此情此景,王妃只盼顧雲秋是天下最壞最壞的小孩。
可以任性,可以驕縱,可以不用走得這般坦然。
寧王處理完前院事,轉身回到寧心堂時,他遠遠就聽見了妻子心碎的哭聲。
他遲疑兩步近鄉情怯,最終沒走過去,而是鬼使神差繞到了寧興堂後院。
後院內未點燈,馬廄裏,那匹他送給顧雲秋的踏雪烏騅正在靜靜吃草,而遠處草靶旁,弓架上全是他特制給顧雲秋玩的孩兒弓。
遠遠看著月光下毛皮油亮的馬,寧王仰了仰頭,狠狠鎖緊酸澀的眼眸。
夜風陣陣,寒月漸圓,四境的天空中卻有驅不散的黃雲。
蕭副將還站在豐樂橋上,說完寧心堂之狀況,他又告訴李從舟:
“王爺已經請旨,讓銀甲衛去尋了。”
他說了這麽多,只有最後這句讓李從舟轉頭看了他一眼。
兩人對視片刻後,李從舟先錯開視線,“……手,還痛麽?”
蕭副將一楞,而後渾不在意地擺擺手,“您功夫俊,是我技不如人。”
李從舟神色懨懨,“所以,您是來尋我回去的?”
蕭副將點點頭,“可以這麽說。”
“……?”
“您若不想回去也成。”
話雖這麽說,但李從舟看他們沒有離開的意思,便明白了——他要不想回,那蕭副將和銀甲衛就會一直跟著他。
今日的事已經走漏風聲,無論他願不願,明日京城大街小巷裏談論的一定是寧王府的真假世子案。
沒人會在乎他和顧雲秋怎麽想。
世人只會笑著議論,說佛寺孤兒如何幸運、一朝成為寧王世子,說從前跋扈驕縱的小世子、原來並非皇室血脈。
“罷了……”李從舟嗤笑一聲,搖搖頭道,“我得回報國寺一趟。”
“是收拾您的行李麽?”蕭副將問,“若是行李的話,那便不用去了,您的……師兄?喚作明義的,已著人給全部送來了。”
師兄?
李從舟倏然回頭,怔楞地看向蕭副將。
蕭副將撓撓頭,“您師兄還說了一句話,好像是佛偈,我記不大清了,好像是什麽善身塵緣、心同所尚的……”
他神情窘迫,“抱歉,我實在沒慧根,給您忘了。”
“……佳士亦棲息,善身絕塵緣。心當同所尚,跡豈辭纏牽。”
“誒?您知道?”
李從舟搖搖頭,“這不是佛偈。”
“啊?”
“這是先唐韋江州一首詩,在他的詩作中並不算出名,但卻是他客居精舍時有感偶得……”
李從舟解釋了一半搖搖頭,自語了一句“我與你說這些做什麽”後轉身一躍上馬——
明義師兄游戲紅塵,卻早早勘破了世俗塵緣。
皈依證道,還本歸元。
師兄這是告訴他,他和顧雲秋,也不過是回到了原本的位置上。
只是,他需要絕斷的塵緣,是和報國寺諸僧的因緣。
心無掛礙,人才能繼續往前走。
道理他明白。
可這世間的所有道理——不都只有落在自己身上時,才知道“斬斷塵緣”四字到底有多痛。
銀甲衛,最終還是給李從舟護送回了王府。
而王府內,寧王一心照料著傷心病重的王妃,匆匆出來見李從舟一面,最後還是什麽親近的話都沒說出:
“滄海堂的一切都可供你調遣,有什麽不熟悉不習慣的,就找大管事和蕭副將,他們……會照顧好一切。”
李從舟點點頭,應了個是。
其實前世,他認祖歸宗後,跟寧王相處過很長一段時間。
那時候王妃傷心病歿,偌大的王府只剩下寧王和他父子倆,經歷了大典上血腥的那一遭、寧王實在不知要與他說什麽,而他也習慣寡言。
是後來出征、並肩作戰,他們之間的話才漸漸多起來。
寧王喜歡給他講王妃、講他們的從前。而他只默默聽著,也沒真記得多少,只私心裏覺得寧王需要一個人在身邊。
王妃離世後,寧王的心也跟著死了。
堅持到西戎王庭決戰前夜,已是他作為皇室子孫最後的盡責。
看著寧王轉身離開的背影,李從舟抿抿嘴,跟著大管事走到寧心堂對面的滄海堂內,然後在一群人的伺候下、不大習慣地躺上大床。
是夜風急,夜鸮長鳴。
次日八月十五,竟是個陰冷的昏黃天。
王妃病中傷身,寧王守了一夜實在心慌,便丟了腰牌給蕭副將,要他從太醫院請了兩名大夫來救治。
真假世子案物議如沸,太子青宮都遣了人來問。
王府卻閉門謝客,誰的面子也不給,只往宮裏回話,講明白兩個孩子的歸處——
宮裏反應不大,唯有太後在知道顧雲秋沒帶走任何東西、包括她賞的那枚長命縷後,坐在西窗下沈默了很久很久。
而朝廷上的太|子黨,卻暗中驚惶,踹度寧王和徐家是否早知此事。
畢竟僧明濟在太子青宮講經論道多年,如今一朝成為寧王世子……是否是他們暗中籌謀多日的算計。
外面的人如何揣測,李從舟並不在意。
他醒醒睡睡,天不亮就從床鋪上坐起,一指放倒守在房中的小廝,然後三遍吹響骨笛,叫來烏影。
烏影也是才從棲凰山回來,李從舟的身世也是今早他才知。
他原想調笑兩句,可看見李從舟猩紅的雙眼、鐵青的臉色,最後還是把到嘴邊的戲言全咽下去:
“……是不是要我幫忙找你那小相好?”
李從舟點點頭,木然地轉轉眼珠,竟沒反駁他。
烏影猶豫再三,最後還是忍不住勸,“他那麽大人了,你也別太擔心。”
李從舟卻只仰躺回床上,一手擡起來擋住眼,一手揮揮讓烏影快去。
烏影無奈地撇嘴,閃身出滄海堂,幾個起落後,卻看見顧雲秋那貼身小廝,背著行囊、從王府角門挺直胸膛走出去。
……叫什麽來著?
烏影在腦海中回憶了一道,好像是……小糕點?小糖糕?
哦對!
是小點心。
烏影好奇地跟上去,意外發現這小廝站在門口認真疊了一張摁著紅手印的紙塞入前襟,然後就轉身到武王街外,掏銀子雇了輛驢車。
烏影蹲在附近驛館的房梁上,聽見他對車夫說:
“到京西陳家村。”
陳家村?
那不就在羅池山下?
烏影轉轉眼珠,決心立刻把這好消息告訴李從舟。
追媳婦兒、討老婆這種事,還是親力親為的好。
別人代勞的,將來老婆肯定還要跑。
如此,半個時辰後。
李從舟直接翻窗戶離開寧王府,騎上烏影準備的高頭大馬就直奔京西陳家村。
雖是天子腳下的京畿,可附近幾個村子信息閉塞,也沒人聽說過什麽真假世子案,問有沒有人認識顧雲秋,也沒得著肯定答案。
倒是李從舟耐著性子形容顧雲秋長相,有個在大榕樹下奶孩子的大嬸,猶猶豫豫說好像見過。
可是還沒說幾句,就被她男人拉走。
“你幹什麽……?”
“你忘了恩公說他是偷偷從家裏跑出來的嗎?”男人的聲音很低,可李從舟還是聽得很真切。
也便是他這麽一說,讓李從舟意識到——
顧雲秋興許並未用真名。
他都棄姓顧了,自然現在應該喚作雲秋。
如此找了一圈直到午後,晴空驟變、烏雲匯聚:
一陣電閃雷鳴後,天公不作美,竟和十五年前一樣降下大雨。
李從舟本想找地方避雨,卻忽然看見村口有一處田莊,門口亮著明燈、裏面歡聲笑語,隱隱還有裊裊炊煙升起。
他瞇了瞇眼睛,將馬匹拴在不遠,然後一躍翻過院墻。
雙腳穩穩踩實地面後擡頭,卻發現不遠處有一間暖閣,暖閣內擺著一張大大的暖桌,上面擺著十來樣切得很整齊的新鮮蔬菜和羊肉。
暖桌中間是一口銅鍋,鍋裏煮著各式各樣的肉。
鍋外架著炭火,炭火上拉了鐵架子,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烤雞、烤魚和烤肉。
而那銅鍋之後,顧雲秋坐在正中,左手坐著剛從王府離開的點心,右手坐著一位李從舟沒見過的老伯,還有一個老太太和小姑娘。
門口,似乎站著個持刀的武將。
顧雲秋正興沖沖掰下一條烤雞腿,擡頭卻看見被大雨淋濕,雙目赤紅、臉色鐵青的李從舟。
他的眼神太駭人,臉上表情太兇太兇。
顧雲秋一抖:
手裏黃金酥脆、肉質鮮嫩的雞腿,啪嚓一聲,掉了——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